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5年05月15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乡镇机构改革6年 逾2万乡镇完成
时间:2010-06-13 11:07:20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贾楠 

    图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大云镇村民在“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业务。新华网 俞玮 摄

2009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乡镇机构改革全面推开。根据中央统一部署,改革任务将于2012年完成。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0673个乡镇完成机构改革,占乡镇总数60.3%。

基于此,中央编办提出,把2010年作为乡镇机构改革关键之年、攻坚之年。

这是一次农村“上层建筑”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地方机构包括乡镇机构进行过多次改革。与以往历次改革相比,这次乡镇机构改革具有显著特点。

———这是一次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进行的改革。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重要时期,在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方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中央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乡镇机构改革,要按照建设新农村总体要求,着眼于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进行体制机制创新。

———这是一次在全面取消农业税形势下进行的改革。从2006年1月1日起,中国9亿农民告别上缴农业税历史,农村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但同时,乡镇政权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因此,需要对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进行相应调整。

———这是一次在农村综合改革背景下进行的改革。农村综合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迈出的第三步,重点是解决农村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某些深层次问题。

作为农村综合改革重要环节,乡镇机构改革必须与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协调配套,处理好与各项改革的衔接,做到有序推进。

这是一次典型的“渐进式”改革

6年间,乡镇机构改革经历了先行试点、扩大和深化试点、全面推开等阶段。目前,已有安徽、湖北、黑龙江、吉林、河南、重庆、内蒙古、上海、浙江、江苏、海南、四川、宁夏等13个省份全面开展乡镇机构改革工作。在实践中,各地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方法。

———简政放权,提高乡镇政府服务效能。“乡镇机构改革不单要做好机构人员的调整,更重要的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把乡镇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强为农服务的轨道上来。”江苏省高邮市编办主任朱光说。

然而,改革的“第一刀”从哪里切?高邮市决定首先从领导层做起,严格规范乡镇领导职数和党政机构设置。经过改革,全市乡镇领导职数配备减少9.3%,乡镇行政编制精简10%。

在全国,各地普遍对乡镇原有党政机构进行整合。行政机构精简了,领导班子精干了,一位乡镇干部由衷感慨:机构改革简政放权,理顺了乡镇政府内部关系,促进了乡镇干部观念和作风从经验型向学习型转变、从权力型向能力型转变、从指挥型向参与型转变、从随意型向规范型转变、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

———服务三农,事业单位放大社会化服务功能。“一站式”服务、首问负责制、办事代理制、巡回服务、服务热线……乡镇机构改革以来,各地乡镇纷纷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方式,方便群众办事。

“要不是镇上帮我修通了引水沟渠,农村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定期给我提供免费技术指导,解决了很多生产销售难题,我哪可能养100多头肉牛。”重庆市丰都县兴义镇长沙村养殖大户杨小红道出了心里话。

在全国,各地把乡镇功能定位、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改革重点,变“管理农民”为“服务农民”,普遍采取因事设岗、“养事不养人”方式,让机关干部真正“背着职责下乡”,走入农村服务广大农民群众中间。

定位准,方能方向正。“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已成为各地对乡镇职能定位的共同认识。

这是一次激发基层活力的改革

中央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乡镇机构改革激活了新农村建设“一池春水”,有效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乡镇机构改革提升了乡镇履行职能能力,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通过改革,乡镇政府向着“小政府、大社会”现代管理目标迈进。改革以后,乡镇把工作重点从过去直接抓招商引资、生产经营、催种催收等具体事务,转到对农户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示范引导、提供公共服务以及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促使乡镇干部思想观念发生明显变化,为农服务意识有所增强,依法行政能力以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明显上升。

———乡镇机构改革降低行政成本,巩固了农村税费改革成果。

各地在改革中整合乡镇行政机构,创新事业站所运行机制,精简富余人员,清理清退临时聘用人员,同时积极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机构编制政务公开等新制度和新办法,制止了乡镇长期以来存在的乱进人现象,乡镇人员编制膨胀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

———乡镇机构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许多地方以乡镇机构改革为契机,对县乡权限职责进行合理划分,理顺了县直部门派驻乡镇的事业站所管理体制。同时,各地干部普遍实行竞争上岗,一大批学历层次高、年富力强的干部走上了乡镇领导工作岗位,有的地方还选派县直部门和乡镇分流人员直接到村任职,乡村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他们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要求,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热潮中。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