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5年05月15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爱上巫溪:“看不见”的最美小城
时间:2010-07-13 10:42:20  来源:重庆巫溪县政府网  作者:余明芳 

7月4日,北京。在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和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主办、我县承办的“城市化中的社会重建”论坛上,社会建设经验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和关心社会建设的媒体记者,打破专业壁垒,从现实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同台论道。巫溪样本,如一粒脱俗的宁河石,划出一道优雅的弧线,在与会者心海中击起阵阵波浪。

一群有点惶惑但执著智慧的跋涉者,从小小的巫溪,闯到大大的北京。告诉那些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和关心社会建设的媒体记者,我们的梦想、我们的探索、我们的执著——巫溪,这样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名字,由此刻在他们记忆的最深处;巫溪,这样一个祥和而温馨的名字,就要成为心灵皈依的幸福园;巫溪,这样一个安宁而美丽的名字,由此轻轻叩开他们的心扉——爱上巫溪,向往巫溪,关注巫溪,投身巫溪,有着充分的理由!

 “看不见”的城市、平民之城、三宝村、北门沟、城南小区、网格管理——这些酷热中的雨点,浸润着人们的心,分外清凉,分外珍贵。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论坛中精彩的片断、激情的时刻。

县委书记真情告白,心灵家园之梦溅起串串惊叹号,催生爱上巫溪的冲动

“从遥远的山村来,面对众多的领导、专家和国家级的媒体,我有些惶恐,但并不孤单,我的身后,有4千平方公里的高山大川,有山一样胸怀的53万巫溪人民,他们热爱生活,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温文尔雅的气质,真情流露的告白,巫溪县委书记郑向东的亮相,就是第一个惊叹号。

“所有的成败得失,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发端于巫溪这样一个欠发达山区,在城镇化浪潮中难以回避、必须面对的困惑:人民群众是城乡社会的主人,但为什么主人对自己家的事情不积极、不主动?我们梦寐以求拥有一座漂亮城市,等同于拥有幸福生活吗?幸福城市仅靠政府、仅有投入就能打造出来吗?有钱好化解矛盾,没钱的贫困地区又该怎么办呢?我们经常深入到大街小巷、田间地头的群众中间,逐渐认识到,似乎有一些事情、人物和过程,能够帮助我们找到一些线索,可以接近答案。我们常常从空间、记忆、主人、矛盾、组织这五个不同的视角来审视一下巫溪的社会建设。”所有的困惑,发端于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巫溪人民虽然贫困,但从来不曾被遗忘,从来就受到尊重!

 “我觉得巫溪虽然是个偏远的小地方,但是出来的人物都是了不得的。他们给我们一个经典的意义,本身就是一个经典”。中国市长协会专职副会长兼女市长分会执行会长、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市长》主编陶斯亮女士一句话,怎么能不让我们为我们的领导集体喝彩!

“我们正在建设巫溪人民的心灵家园,一座看不见的精神之城、体制之城。有记忆的城市是有精灵驻扎的城市,既然看不见的城市是如此美好,我们又是如此热望,让我们为此努力吧。”

“我想问的只有一个问题,向东书记,是巫溪的什么吸引了你?”自上大学就离开巫溪的北京服装学院教授邱钟鸣女士在互动环节这样提问。“社会重建是一个永不止息的过程,不断地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将使社会重建的事业新美如画”,《看不见的城市——欠发达地区城市化中社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昭示我们生活的城乡,是深情的土地,心灵永远走不出去的家园。爱上巫溪,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很多繁华中遗失的美好,正在这片遥远而沉静的土地上,开放成漫山遍野的娇艳花朵。正在聆听巫溪发展强劲足音的,何止三五几个巫溪游子。

幸福路线庄严宣言,厚积薄发之功赢得一片喝彩声,激荡向往巫溪的热情

——巫溪社会建设得益于动力遇到了推力,最终产生了合力,即:源自民间自发的重建热情,与来自党和政府社会重建的意图不谋而合。这种推力是在充分尊重民间主体地位,充分了解民间社会重建需求,充分吸收了民间智慧基础上的总结与提升。

——巫溪在社会建设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党把农民、居民有效地组织起来,既是大势所趋,更是形势所迫。发动组织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市场化城市化中密切党群关系、巩固执政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宝。

——巫溪的经济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特殊的地理环境中,一度处于欠发达的困境,曾经“纵你寻他千百度”的挫折与历练,能“蓦然回首”,在社会建设方面独树一帜,提出要让群众先幸福起来,在幸福中劳动、创造、富裕、自强起来的崭新理念。

于是由“龙须”沟蝶变的北门沟就这样轻轻爽爽地走到北京;于是三宝村带着没有“杂质”的笑容明朗幸福地走到北京;于是城南小区“腰鼓宣传队”的大妈们睿智乐观地走到北京。

“网格化共建”,释放了这样的信号,巫溪的官员,有着朴实的平民意识;巫溪的社会建设,注重弥合社会断裂的伤口,建设看得见的“复合社区”,就是打造一条“看不见”的亲民、尊民、富民、强民的幸福路线!

幸福路线,这不只是一个虚空的口号:巫文化的守望者汤绪泽,阴条岭的守望者宾元鹏,大孝之道的守望者吴显才,他们代表了大山之中千千万万的巫溪人,在短短的故事陈述中、电视片中、案例中,就这样,坚定地走到了与会者的心中,溅起又一串惊叹号,巫溪的人民,是辉煌明天的缔造者。

到巫溪去。这样温馨和谐而又富有生机的地方,又怎会不令人向往?这样美丽而独特的风景、资源、风情,又怎会不脱颖而出?

到巫溪去。机遇在沉睡,并不等于错过了机遇。幸福路线指引下的巫溪社会管理,也许会在时代大潮的另一头,迎来机遇的垂青,新的腾飞。

一个论坛,就是开启了一扇精巧的窗户,改变了一些人对边远山区的定格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巫溪的风采,无异惊鸿一现,在这里,留下了无限美好的印象。

培育主人互动参与,社会建设之招孕育了巫溪样本,聚集关注巫溪的目光

小小的巫溪,置放于大大的北京,大大的中国,她有着什么样的影响,什么的位置呢?

让我们在专家们“‘巫溪样本’对全国将具指导意义 ”的点评去找答案吧。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会长、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主任金德钧先生认为:社会建设是关系城市化质量乃至城市化成败的重大问题,是全局性的战略问题。社会重建的问题解决不好,一个健康、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城市化是不可能实现的。巫溪虽然地处偏远地区、经济欠发达,但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积累了可供大家借鉴的宝贵经验:他们在社会建设中坚定地以党建、政府工作为主导,坚持以民众为主体,充分发挥骨干的作用包括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而且注重典型示范,直接面对矛盾,紧紧围绕着民生、民情、民意,用群众的办法扎实地解决问题。

——陶铸之女陶斯亮女士认为:巫溪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鲜活的城乡统筹的例子,解决了有钱市长做不到、没钱的市长也做不到的事情,那就是用传统的两个法宝,一个是党的领导,一个是群众路线,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幸福、满意和党对他们的关怀。 

——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副所长,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浦劬先生认为:从巫溪的城南小区、北门沟社区、三宝村这三个方面的典型案例中,可以看到欠发达地区城市化过程当中的公共治理模式问题。社会建设中的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三位一体,称之为公共治理。由于欠发达地区有其特殊性,既不像沿海发达地区那么有钱、有货币的资本,又不像沿海地区那样市场已经发育成了一个机制,市场可以参与和介入公共治理。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实现良好的公共治理,同时能够在发展中实现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的良好的公共秩序和社会建设,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教授、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法学博士于建嵘先生认为:巫溪非常重要的经验是:第一,巫溪在城市化进程中,回答了城市建设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第二,提到了意愿,即要满足群众的意愿、表达他们的意愿。第三,提到了组织,特别强调民间组织。另外,巫溪强调要建立复合空间,要让城市成为所有人包括穷人、新进城的农民的共同家园,这是非常重要的经验。

——中共中央党校校委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小城市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周天勇先生认为:我们的社会处在一个变化之中:从计划经济到了市场经济,从以前的单位人、公社人转变到了自由的人,从原来固定的人口转变到迁移、流动的人口,从原来一个工作岗位干一辈子直至退休到要转变许多工作岗位,从原来的家属院管理、村庄管理转变到现在的小区管理,巫溪正是在这个不断变动的社会中如何进行社会重建的治理模式,巫溪做了一个很好的探究。巫溪案例的典型意义就是处理了社会变迁与公共权力的异化这两个问题。

——山东省德州市政协副主席许传忠先生认为:巫溪县领导班子自始至终坚持了一条主线,那就是把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结合到巫溪县的工作实际,而且有机结合在一起。他们的工作做得非常细,自始至终把群众关心的一些难点和热点当做他们工作的重点。可见,心中装有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很多事情就容易解决。

——深圳华侨城集团原副总经理陈黎曙先生认为,在城市化过程中,一个县尤其是一个欠发达地区,所表现出来的矛盾更加复杂、更加尖锐。以往我们在城市管理方面所采取的模式,大都是政府主导的模式,我们可以尝试去探讨由社区或由城市片区等一个组织、一个机构、一个团体或者是一个企业去治理社区的模式。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于长江先生认为,从巫溪的案例中可以看出乡土情怀,这是社会建设非常重要的基础。由于巫溪是一个贫困县,巫溪没有提GDP,正是有这样的平常心,才能建设平民城市,这反而代表了一个新的方向,是一种新的希望。巫溪的地理位置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非货币资产,由于地处三省交界的地方,是很特殊的一个区域,也是一个很关键的支点,这个县的发展与否关乎的不仅仅是一个县本身,而是关乎整个区域,可见,巫溪的经验和案例对于区域发展尤其是几个地区交汇处的发展有特殊意义。

——作家、维权代表北野先生认为,城市化不可阻挡,要在现行的政治体制情况下找到一条出路,让党既能接受又符合中国文化传统,又符合现代社会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文化和制度建设,使个人的幸福变成现实。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唐惠建先生认为,巫溪的案例充满了生活中的哲学和哲学中的生活,第一是将党的领导贯穿始终,第二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外,巫溪具有划时代意义就是提出了重建社会、让农民组织起来的理念并且都实现了,这对中国改革开放后三十年的发展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当然,中国国土面积大,各地差异也很大,方法可因地制宜,但这种重要的理念却可以贯穿其中。

这些代表某些领域中国权威的声音一直在强调:从巫溪社会重建中可以看到政府公共服务的价值、官民互信的效力;巫溪案例对于我国劳动力输出地将具有借鉴意义,对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社区工作具有启示作用,将有利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小小的巫溪,在大大的北京,在权威们眼中,找到这样的影响和这样的位置!

厚德润物和谐理念,后来居上之势酝酿了崭新机遇,催生投身巫溪的张力

“当所有的人都对这个城市充满信心的时候,这个城市就要增值,当所有人都想逃离这个城市的时候,这个城市自然会衰落。城市需要点燃梦想,梦想可以带来财富。我们的梦想从规划开始---森林之城、宁静之城、灵动之城。心灵之城如何打造呢?我们认为从物质层面来说,有水则灵、有空则灵,更重要的是有生活、有人才会灵。”郑向东的巫溪故事,从没有偏离过“人”这个主题,是啊,当一个地方“官员和群众真正融合,亲如一家人”时,还会发展不起来吗?

我们有几千年沉淀下来的神秘巫文化,我们有祖祖辈辈承传下来的良善,我们以几十年的时光磨剑,积攒了良好的生态。秩序井然,风清气顺,昂扬向上,这些优秀的集体品质,一定会成为后来者居上的强大动力。

“秦楚之门”是一扇开放之门,是复兴之门。现在最为关键的是,我们怎样去打造好这扇门,开启这扇门?

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之余,巫溪代表团善借论坛这个平台,冒着酷暑如饥似渴马不停蹄地寻找合作伙伴,新的商机、新的视野。

德润房地产集团、世博控股集团、北京勺海润土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山东德州梁子黑陶文化园等在国内外企业界举足轻重的大腕们,偶遇这一群名不见经传的巫溪人,偶遇这一些感人的大山守望者,视角被强烈的牵引。他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去特别富有激情的巫溪看看。

城市化论坛巫溪社会建设专题会,是一个展示会,一场推介会,一条宽敞的“跑道”,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当新的机遇来到,新的外力注入时,渴望腾飞的巫溪,你准备好了吗?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